2009年7月29日星期三

北京的符号


View Larger Map

北京的符号

谈月 (2006 July 12)



今年小表弟高考,结果考砸了,原因是作文没写好。作文题目是“北京的符号”。这个题目太大了,在短时间内,又不能查询资料的情况下,考生很难写出好文章。虽然试卷上有些提示,比如天坛,故宫什么的,但我认为这更是 misleading 考生,这些都是北京的 landmark,只从这方面想更是局限了考生的思路。我倒认为北京的符号很多,比如“北京话”就是一个。天坛,故宫不能跟着人走,可这北京话可是跟定了北京人了,无论你在天涯还是海角。



我说的北京话,应该是指“京味普通话”。随着北京外来移民的增多,地道的老北京已为数不多。即使是胡同里长大的孩子,也因为受了十多年的普通话教育,早已是普通话示人了。 所以老舍笔下的“京片子”很难听得到,听到的多是“京味普通话”——北京话。



但北京话还是受了“京片子”的影响,比如特“脆生”。北京话给人一种干净利落,不拖泥带水的感觉, 原因是没有许多乱七八糟的小词加在里面,很适合媒体使用,这大概也是普通话以“京片子”为基础的原因之一吧。所以很难听到播音员说:“……新的物价政策真的好好耶……”或者是天气预报说:“……明天的天蓝个莹莹的……”即使他是来自陕西人民广播电台。

因为北京话“脆生”,也就造成北京话不“软乎”。常听男人抱怨北京姑娘不会像上海姑娘一样“发嗲”。这实在冤枉了北京姑娘。不是北京姑娘不会“发嗲”,实在是北京姑娘所使用的北京话怎么也嗲不起来。想象如果一个姑娘撒娇的嗔怪男人,上海姑娘会说:“侬黑瓦厄!”(你很坏呀)上海男人马上就酥倒了。可是碰上北京姑娘一准是:“讨厌,不理你了!”得,剩下北京傻小子一边发呆去吧。

民风影响了语言,语言也影响了民风。都说北京人爱谈政治,爱高谈阔论,说话一套一套的。可能的确因为北京人生在京城,离政治中心近,政治上敏感些,但我认为北京话起了不少误导作用。因为普通话是官方语言,致使北京人在说话时,稍微一字正腔圆了一点儿,稍微一咬文嚼字了一点儿,就有一种大义凛然,慷慨陈词的架势,马上使人联想到CCTV的新闻联播,或是政府的新闻发布会。于是也就造成了北京人爱谈论政治,说话一套一套的假象。没办法,不是北京人非要高谈阔论,而是政府的喉舌用了北京话作了传播工具,所以北京话也就有了它严肃,官方的一面。很难想象可以用除了北京话以外的方言来谈论严肃话题。就比如谈论北韩发导弹,时不时听到“这咋整的!”(东北话)“不晓得呦!”(四川话)“嘛?嘛也没落着!”(天津话)“嗨啦!搞勿掂啦!”(广东话)。嘿嘿,再严肃的话题也变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了。



因为主流媒体的介入,使北京话官气十足。但是北京人并不总是要谈论严肃话题呀,北京人也要幽默,要轻松,怎么是严肃的语言生活化呢?北京人想出了很多招数,利用正话反说,反话正说,比喻,假借,暗讽……等等修辞手法,使北京话活泼起来,也就有了京味幽默,痞子文学。于是北京话又有了另一特点“特贫”。



得,我也贫够了;这篇作文能得多少分,您就看着给吧!



更多北京照片:

China, Beijing
China, Beijing, Old Summer Palace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

博客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