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7月29日星期三

家乡(1)

家乡(1)

谈月 (2006 July 10)

自从老公开始写他的文章《家乡》开始,就一直在问自己,我的家乡在哪里?这对我似乎不是问题。从出生到出国,我在北京生活了二十五年,其中更有二十年没有搬过家,所以无论怎样讲我都是北京人。可我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老北京,因为我父母都不是北京人。困扰着我的,也是那个籍贯,我的籍贯是广东紫金,一个我父亲都从没有去过的地方。

我曾在地图上查找过这个地名,也曾问过广东的朋友,被告知那是一个贫穷的山中县城,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。我曾为那里不是富饶之地感到遗憾。可是为什么不可以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呢?其实这是一个最合理的舞台,让我的先辈们演绎他们的历史。

想想吧,千百年来,中原的汉人为避战乱,举家迁徙,翻山越岭,来到岭南,他们被称作客家人,也就是异乡人。在异地他乡等待着他们的不会是丰饶的土地和友善的款待,于是只好在山野里开荒种地,采石筑屋。看过客家民居吗?圆环型的建筑围出一个院落,除了出院的大门,对外的墙上没有一扇门窗,所有的门窗都开向院内。一族乃至一村的人都聚居在一起,底层的房间养家畜,顶层的墙上有枪眼和垛口。那不只是居所,而是一个个城寨。客家人用这样的城寨防御野兽的进攻和不友好的骚扰,为子孙们围出一个繁衍生息的空间。也许是土地太贫瘠,也许是要寻找更广阔的空间,一些客家人又上路了。他们来到海边,登上小舢板,随着洋流漂泊而去——下南洋。于是印尼,马来,夏威夷,关岛,菲律宾都有了客家人,有了中国文化。

吃过马来餐,新加坡餐的朋友可能知道一种“娘惹的咖喱”,可是你知道“娘惹”是什么吗?是一种人,一种早期下南洋的中国人。他们自称是郑和下西洋时留下的中国人的后代,他们的女人叫“娘惹”(音:nuo nia),男人叫“帕怕”(音:pa pa )。很多很多年过去了,他们和当地马来人一样穿纱丽 (马来人的传统服装,布围起的筒裙),住竹楼,吃咖喱。(娘惹就是烹饪咖喱的能手)。有些与马来人通婚,甚至已不会说中文。 不变的是他们的姓氏和一代代传下来的“他们是中国人”的祖训。 我的曾祖母就是这样一位娘惹。她从泰马边境的山里嫁到了马来西亚槟榔屿上一个叫“关帝亚齐”的小渔村,成了一个客家人的媳妇,那个客家人的老家就是广东紫金,他就是我的曾祖父。


View Larger Map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

博客列表